首页 私车公用正文

乡镇机关事业单位“私车公用”苦不堪言,车补何时可以落实呢?

admin 私车公用 2025-04-22 16 0

最近算了一笔账:虽然自己的车是油电混合,但是最近一个月加油也用掉了一千多块,家里距离单位也就是10公里,也没出过远门,这笔钱用得有点心疼。

小程是前面安置到单位的,一个年轻的小伙子,当兵的为人都比较豪爽,家里经济条件也很不错,安置到单位第三个月,买了现在这辆车。由于单位没有公车,之前都是同事轮流开车,小程人心底好,加上刚入职,不拘小节,下乡基本都是开他的车。

一次两次,甚至一年半载,都没问题,但是现在小程的车变成了单位的公车了,虽然从经济角度看,他也不是说很心疼这个钱,但是长此以往,心里终归是不舒服,事业单位没有车补,也没有公车,但是由于工作的需要,几乎每周都需要下乡三两天时间。本来工资就不高,还要承担一大笔的油费,真的是有苦难言。

这个是身边正在发生的真实案例,而且这个不是个案,相信在大部分的基层,“私车公用”成为了一个普遍现象,甚至在一些领导的口中,似乎“私车公用”是理所当然的,不断灌输“我以前就是开自己的车下乡的,为什么你们就做不到?”要学会奉献,别过于计较得失。

一般乡镇单位配备公车极少,常常只有一两辆,仅供单位领导使用。这些公车往往被视为“领导专车“,对于普通干部来说,哪怕是为了公务出行,也极少有机会使用。

与此同时,基层公务员的工作性质注定了出行频繁,不仅需要在辖区内巡视指导,还需奔波于县城开会办公。

无车可乘,他们只能被迫使用私家车辆,燃油费用自理。从县城到偏僻乡镇的路途遥远,加之基层工资待遇偏低,油费开支就成了沉重的负担。

而事业编制人员的遭遇则更为糟糕。即便身同役在体制内,却与公务员同工不同酬,无法享受车补政策。“油钱何从而来?”只得苦中作乐,公车虽私用不可,私车公用亦是如此。

许多人对此无奈且心有怨气,上级监管部门频繁查处公车私用,但对私车公用得困境却视而不见。

近年来,关于落实事业单位车补政策的讨论不断,但是落实情况却差强人意。事业单位人数众多,注定了全面落实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车补是一项长远而艰巨的工作。

当然,部分地区的部分人员已经开始试点事业编车补政策,对于事业编车补一般分为两种形式:

一是发放现金车补。采用这种政策的地区一般直接在每个月中按照级别发放一定额度的现金,最低500元,计入月工资之中。

二是实报实销。实施试点工作的大多数地区采取这样的做法——花多少报多少。

以山东为例:

实施范围是乡镇、街道的在编在岗人员,不包括借调人员、医生、教师!

山东的事业编车补发放的是现金!乡科技650元、副科级600元、其他500元。

再比如广东韶关:

001.png

当然,也有网友反映说,同样是山东的、广东的、甘肃的.....为什么我没有收到?可以看到,即使是同一个身份的,各地政策实施情况也是不一样的。

各地没有全覆盖,各省没有全覆盖,各市也没有全覆盖。

至于说什么时候能够真正解决“私车公用”的问题,目前可能还是个未知数。

002.png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评论